河南唯一!洛阳设民营经济发展局,精准护航73万市场主体

Connor bitop交易所 2025-10-02 3 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劭辉 文图】9月30日,洛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传来消息: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洛阳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强引擎。

发布会上,洛阳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晓毅用一组组扎实数据,描绘出“十四五”以来该市民营经济拔节生长的壮阔图景——不仅贡献了全市62%的GDP,更以93%的市场主体占比,展现出蓬勃生机。

河南唯一!洛阳设民营经济发展局,精准护航73万市场主体

“唯一”机构背后的决心与力量

发布会伊始,一个“全省唯一”的细节引人注目:洛阳市专门组建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民营经济发展局,是全省唯一单独设立政府民营经济工作机构的地市,同时市辖15个县区全部配套设立县级民营经济发展局,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可见一斑。这一超常规举措,配套市级层面密集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洛阳市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民营经济撑起了坚实的后盾。

成效如何?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五成税收、六成GDP、七成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八成以上新增就业,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数突破73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3%,堪称洛阳发展的压舱石与主力军。

“强引擎”轰鸣:

民间投资、工业增速、外贸占比三线飘红

洛阳民营经济不仅体量大,更具质量优。其发展动力体现在三项全线飘红的核心指标上:

投资信心足: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突破55%,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力量。

工业增速快: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5.5%,远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

外贸贡献高: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提升至85.3%,民企加速“出海”促使“洛阳制造”快步走向全球。

民营企业成为洛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在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企业群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与国有企业“青蓝接力、协同发展”的格局已然形成。

展开全文

“连接线”与“助推器”:

服务机制畅通发展血脉

如何滋养民营经济这片“热土”?洛阳的答案是:让服务跑在需求前面。

通过“万人助万企”等活动,洛阳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打造起问题收集、办理、督办的服务闭环,打通政企沟通“最后一公里”,累计化解企业难题1.3万余项,化解率稳定在97%以上。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

搭建企业交流、展示、服务、对接平台。“十四五”以来,全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对接活动累计超5000余场,尤其是今年以来,创新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用工、招商、资产优化等“六项对接”和国民企对接活动1192场,参与企业超4万家次,如同为经济血脉铺设了“连接线”,其中仅产融对接就达成16.49亿元,用工对接达成意向11.6万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4.8亿元,有效打通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

从企业家日到城市精神:

“尊商重商”融入洛阳血脉

营商环境的优化,最终要沉淀为一座城市的品格。

洛阳通过设立企业家日、举办亮灯致敬行动、企业家风采展、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等200余场活动,让企业家站上C位,让“尊商、重商、亲商、安商”从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们将始终与企业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在一起。”付晓毅在发布词尾声的承诺,为洛阳民营经济的未来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河洛大地已成为民营企业逐梦前行的“热土”,洛阳民营经济正扬帆起航,开启下一段更为辉煌的航程。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