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Connor bitop交易所官网 2024-09-06 18 0

这个文可能有点长。

首先解释一下做空,本质就是低买高卖,日常的生意皆是如此,但是做空是一个基于时间轴的过程。我们去义乌批发一千把雨伞,然后出门卖掉,获取到的差价就是利润。但是做空是某时刻按照低价买进,然后另一个时刻按照高价卖出,挣的是时间和机会的钱。而且在低价买入之前还会存在一个借入资本的环节,借入的时候价格没有这么低,卖掉获取利润,低价的时候再买入进行归还,中间的差价就是盈利。所以可以看到,做空的买卖两个环节可以不限于先买后卖,先卖后买也是可以的。说白了就是赌未来价格的下降。至于手头没有现货就很简单,可以借贷。当然做空之后还可以继续做多,如果预测未来价格会上升,那就低价买入等着未来价格上升的时候卖出。

0。什么是商战

然后说一下商战。我们平常看到的商战总是朴实无华的,说白了就是猛踹瘸子那条好腿。比较经典的比如蜂花,你哪里不好,我们用优势补上,明目张胆的抢粉丝。那么电视剧里面的商战从哪里来的呢,那些有点犯罪,有点擦边,很多阴谋,很多黑手的商战呢。今天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美国,大资本之下,玩的就是电视剧里的那些商战。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然后补充一个细节,当一个商业环境中只有两个经济主体的时候,社会财富是不会消失的,这个时候,如果一方受损,那么另一方就会得益。当然这是一个理论环境,因为商业环境不太可能如此封闭。但是如果商战发生在国家层面,那情况就会有点差异,因为针对的是产业。经济环境中,企业可以有很多,但是产业只有一个,这就提升了经济市场的边界。消费者,或者资金,通常是会“锁死”在产业内部,想要逃离可以,需要时间,这个时候商战的危害就会比较大。

1。美国是什么

美国想要挣钱,这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这么说还不太明确,应该说,美国是资本集团的一个生意。他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资本集团的一个公司,运营这个公司可以盈利。而如果运营这个公司,或者运营美国政府不能盈利了,资本就会毫不留情的抛弃它。

美国的这种属性源于资本的属性,这也是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所在。我们在这些年看到的这种国家发展的起起落落,都是源于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要服务资产阶级,手里有钱的人会控制国家,国家机器会为这些人服务。注意这里的钱指的是资本,不是单纯有点闲钱可以投资。

展开全文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这个国家制度能够让我们看清楚很多事情。比如美国为什么放弃发达的工业转向金融,为什么美国很多独角兽都是诈骗,为什么美国会有所谓的快乐教育,为什么有流浪汉又为什么给流浪汉提供一定的救济,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资本这个核心要义。原因很简单,放弃工业是因为工业找到了东南亚这样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转向金融是因为金融的成本最低但是收益最高,在很多时候可以靠忽悠人挣钱,说白了就是庞氏骗局,包括美债,也是个庞氏骗局。为什么会出现独角兽,因为诈骗就可以获取到资本,可以从资本方面吸收资金也可以从社会层面吸收资金,那还为什么要脚踏实地的研发,泡沫破了可以通过贿赂免责。以及为什么会有快乐教育,因为人们不要有文化,就可以永远做最廉价的劳动力。至于创新,美国的创新人才一贯都是依靠从国外挖人才的,包括二战战犯,只要有用就可以保过来。而流浪汉就很简单,因为把他们剥削空了,但是却不能死,因为美国需要营造一个虚假的繁荣景象,需要竞选。毕竟只要人民存在,国家才存在,人民一旦没有了,国家也就崩塌了。

甚至包括这几年美国高唱的制造业回流,为什么不能成功,就是因为资本急于求成。制造业回流对于资本并没有太大好处,但是能够给底层人民提供就业机会。然而实际上底层人民的死活并不在资本考虑范围内,所以一旦制造业进入美国,就会被各种政策束缚,然后挨宰。加上人才供给跟不上,制造业回流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但是资本主义是会涸泽而渔的,吃空了国内,就要吃国外了,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以及中东以及欧洲都是他下一口的目标,至于苏联,至于俄罗斯,至于阿瓷,自然也不会排除在外。这是资本的本质,无论昂撒或者犹太,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廉的。

2。做空日本

商业的本质是低买高卖,当然算上时间因素的话,买卖就突破了时间限制。对于很多资本的猎物来说,它的发展是平稳的。不要说一个国家一个产业,就算是一个企业,大起大落的时候也很少。东芝不是一天垮台的,蜂花坚持了这么多年也不是突然才红起来的。但是资本是追求效益的,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利润,所以就出现了做空或者做多,就是通过各种操作,让对方的价格降下来。降下来之后自然是要买入的,然后免不了再通过操作抬高价格,然后再卖出。当然在低价买入之前不排除存在诸如借入的行为,之所以说不排除而不是一定借入,是因为在商业环境中,这个借入的环节并非不可代替。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比如这次日本,当然日本这次的经济下行不是单一的做空,而是多线做空,在这里只说日本国债一个例子。说白了就是美欧国家原本就持有日本国债,正常的话一个国家的国债是比较平稳的,到期也都能保证还清。人们购买国债的时候也知道几年以后才能兑出,因此市场上虽然也有国债流通,但是很少,不会影响价格。如果美欧一些资本将手里的国债批量投入到市场上,就会出现市场上的日本国债供给量猛增,对应的价格下行,因为需求不增加,而且大规模抛售也会让人怀疑这些抛售的人是不是有内部消息,国债是不是要出事了。

国债价格下降会随之带动一系列问题,这本质上就是整个市场不看好未来的日本经济。股票汇率等等都会受影响,当然同步的其他领域也会有对应的操作。等到日本国债低谷的时候,资本按照低价买入……然后就进入到了一个传说中的商战领域,买的够多就能控制某些方面。

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这只是一个单独提出来的理论化的情况,但是有点代表性。这里面的代表性就是,这种国债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是可以人为操控的。前面看的马马虎虎没关系,记住这个结论就足够,下面开始阿瓷的事情了。

3。做空阿瓷可行么

其实资本想要做空阿瓷是一直以来的愿望,阿瓷在博弈中也吃过不少亏,当然也在这些起起落落中长大。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阿瓷有很多情况与日本不同,与其他国家都不同,比如货币,比如体量,都处于一个让资本吃不动的情况。之前美国的贝莱德曾经想过要控制恒大的一部分股份,结果越买越多,完全买不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本来以为企业上市是为了融资的,但是没想到他们是想要卖掉企业的。当然贝莱德是想要投资还是想要做空不好说,在我A的力量之下铩羽而归是真的。之前也有人说外资在抄底中国房地产,问我未来房地产会不会被国外资本控制。我当时的回答是,就石家庄这个小城,在售的二手房就有6万套左右,如果什么资本想要控制市场起码需要购买3万套吧,按照一套50万的价格计算,也需要150亿。听着也不是什么不能承受的大价格,但是这只是石家庄,一个三线城市而已。

所以想要像控制日本那样控制阿瓷,对于任何一个资本来说,都不可能。

4。大豆阻击战

综上所述,对于阿瓷,他们早早就想要分而治之了。影响价格而已,不能影响全盘价格,还不能影响一个细分领域么,不能影响阿瓷,还不能影响一个产业么。所以就有了大豆保卫战,当然,最后并不是完胜的,只能说勉强持平。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最开始的时候,我国大豆产量并不低,但是加入WTO以后,外国的大豆以很低的价格冲击市场,美国假惺惺地说阿瓷的大豆产量不太行,它们的大豆品种更出色,产量更好,出油率更高,可以种种试试。这样一来,中国的大豆就有两类,第一类,进口的,第二类,种子进口在阿瓷家种植的。进口的大豆种子确实更好,也为大豆深加工企业带来了更低的成本,于是在那个时代,很多国内资本都开始投资做大豆产品,榨油以及饲料产业蓬勃兴起。但是美国又怎么可能这么善良呢。

等到他们的大豆已经充斥着中国市场的时候,价格操控就来了。

那一年到了播种的时间,美国开始声明大豆种子的版权了。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作物是不能留种的,属于杂交二代的必然问题,因此每年都要买种子。就在这一年,美国突然向中国索要种子的版权费,同时开始对外散播当年美国大豆欠收,这个时候就算中国改种自己的种子,不要说种子供应量如何,就说时间也赶不上企业的生产。

大豆的收获是一年一茬,但是企业可不是一年就采购一次大豆,他们天天都要用。于是很多企业忍痛花高价买了国外的大豆,当然是期货。大豆虽然贵,但是少挣点也不是不可以,停产可就是大事了,尤其是还签了那么多销售协议呢,不生产,没有产品,不能送到客户那边,将来也是有违约金的。

就在国内各大企业准备认栽买了高价大豆的时候,美国又开始说今年气候没问题,大豆可以丰收了。于是大豆的价格又一落千丈,曾经那些花大价钱买了天价大豆的企业,就面临两个问题,要么赔钱不要这批豆子重新买,要么硬着头皮要了这批豆子。左右都是亏损,注意前面说过,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市场里,一方的亏损意味着另一方就有利可图了。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就在这样的大幅度亏损之下,美国资本开始收购中国的大豆企业,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我国大豆产业几乎都要落入美国资本的手中。此处可以展开一万字写一本小说,当年的波澜不是今天的我们可以想象的。

至于后来,至于现在,其实还有很多大豆企业在美国资本手里,只不过有中粮这样的角色仍然在市场上发挥平衡作用,所以这些 外资翻不起浪花而已。

看看美国是如何做空阿瓷家的大豆产业的。先告诉你种子给你种,用他们的高产种子挤掉阿瓷家原本的种子,同时用低价的大豆抢占阿瓷的大豆供应市场。等到整个产业环境中都没有了阿瓷原本的土黄豆之后,同时夹击来操纵市场价格,这个时候阿瓷家的企业就完全没有了自主权。

现在看看,这像是电视剧里那些戏剧化的商战了么?

5。再看三鹿

如果说大豆好歹有国企在,堪堪打了一个平手的话,那么乳品产业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大豆是用低价的大豆去占领阿瓷家的大豆市场,乳品的情况差不多,结果和大豆一样,就是国外乳品占领国内市场多年,同样相似的还有种牛来源完全依赖于国外。

异曲同工,还是背后有妖?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当时出事的不是只有三鹿,当时有22家企业69个批次都检查出了三聚氰胺,所以单纯将毒奶粉事件当做是三鹿的问题并不合理,而是应当作为当时产业的问题对待。而当时的国外产品全部没有问题,包括在国内生产的国外产品。而且随后美国FDA就开始以三聚氰胺为由拒绝进口中国乳制品,这个随后有多快呢,毒奶粉事件是2008年9月8日开始爆发的,9月11日甘肃统计基本结束,同一天国家质检确定与三聚氰胺有关,9月21日统计基本结束的,而FDA是在9月12日就发出了相关通报的。这个时间跟的挺紧。而且一般FDA要进行检验,这一次时间赶得挺紧,FDA并没有对样品进行检验,而是公布了一份健康信息咨询报告,表示美国并无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产品,当地乳业也没有从中国进口原料。我没有查到当年的出口情况,但当时的中国乳品需求尚存在缺口,国内市场大面积空白,整体情况就是,国内市场还不能满足,并不确定有多少乳品会出口到国外。

同年就有一个生化专业博士觉得事出蹊跷,他指出三聚氰胺并不是一个谁都熟悉的东西,奶农或者奶站的人如果想要提升当时作为检验标准的乳蛋白含量,添加蛋白粉合理,甚至添加羽毛粉都合理,添加三聚氰胺,真的太专业了。尤其是他们还要知道检验的关键值,还要知道检验的方法,才能确定出添加三聚氰胺能够达到目标……这太挑战中国奶农的知识储备了。不要说2008年以前,就是现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20年,中国奶农也还是不能说出乳品厂的检验方法。要知道20年就是一代人了,现在的奶农比过去的那一批有更高的学历,而且现在我国的信息披露程度也更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三聚氰胺的出现就显得很突兀。尤其是三聚氰胺这个东西本身并不值钱,而且加不进去多少。虽然有害是确定的,但是三聚氰胺厂家并不会因为多了这一个用途就发财——也就是说,三聚氰胺的生产厂并没有动机。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实际上2007年美国和加拿大就已经围绕三聚氰胺做文章了,2007年3月28日,美国说一个加拿大的宠物粮产品中发现氨喋呤,怀疑和中国原材料有关,结果是没检出。2007年5月8日,我国质监局总局在两个出口往美国的蛋白制品厂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注意是我国检出的,不过同一天加拿大就说他们近期的毒饲料中出现这个成分,怀疑和中国有关,然而,依旧是未检出。同时留了个活口,说大概原材料已经被使用了……不得不说这些人真的消息快,原材料被使用了你去找成品不就完了,跟新闻上矫情个啥。不过看同一天播报这个速度,再看一下三聚氰胺的FDA速度也就合理了。只不过9月11号我国官方才确定和三聚氰胺有关系,9月12号FDA就已经调查完了美国有进口中国原材料的厂家,这个工作效率很不美国。而一直到2023年,也就是去年,美国还在 揪着三聚氰胺不放,仍然说某某批次食品中疑含有三聚氰胺。疑含有……这就像秦桧陈述罪证一般,与莫须有可以画等号。换句话,美国如果真的检出了,早就炸毛了,早就不满足于发几个新闻稿了。

呵呵,美国!

6、乳业的围剿

有人说三聚氰胺的出现是一个必然,因为我国当时的乳品标准定高了。因为我国原来也是有奶牛的,产奶量也不小,奶的质量也不错。当时一般的牛奶乳蛋白含量是2.74。制定国家标准的时候给了一个2.8。这个2.8完全是跟着国外学的,国外是黑白花奶牛,不同奶牛必然产奶会有差异。质量达不到标准,就催生了各种添加剂。

所以国家制定这么一个标准有错,奶厂有错,奶站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人有错就放过其他的细节。我们是要寻找真相,而不是替罪羊。羊有罪是羊的事,羊不能替其他动物顶罪,尤其是白头鹰。

做空阿瓷——美国的资本黑手

三鹿事件之后,迎来了我国对于奶牛养殖业的全盘否定,国外的黑白花奶牛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大举进入中国的。当时的市场直接否定了国产乳业,无论是不是有问题一概转向进口乳制品,这为进口产品赢得了海量的市场——熟悉么,和大豆一模一样,国外的产品直接进入中国。除此以外,因为国内厂商没了销量,也需要整顿,所以产量直接缩减,收奶量也跟着缩减。但是奶牛每天的产奶量不会变,如果不给它挤奶它就会生病,而且没有地方收的奶只能扔掉,等于每天都要花钱白养着奶牛。当时很多养殖户都放弃养殖,我国的本土奶牛从1800万头锐减到不足600万头,超过三分之二的奶牛直接杀掉。

之后再有人养奶牛的时候,市场上就出现了黑白花奶牛。因为之前追求2.8,所以奶农再选择奶牛的时候,大多都会选择黑白花奶牛,就是为了提升牛奶的质量,避免当年的问题再度出现。但是曾经本土牛的繁育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种公牛也都是中国自己的,现在换了品种,胚胎和种公牛都要进口,每年因为奶牛送到国外的钱不计其数——熟悉么,和大豆一样,被控制了产业的源头。

至于现在,乳业还没翻天,外资还没有实现全面围剿,只不过是还有人在培育属于中国的奶牛——熟悉么,就像大豆产业里的中粮那样。

当然你可以冷冷的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可如果一切都交给外资,情况会如何呢。我们会年复一年地购买国外的奶牛和乳制品,社会财富不能留在国内而是源源不断地输送去国外,未来有一天如果国外的那些奶业想要添加点东西,甚至我们都无法及时发现,因为生产过程我们看不到,无法有效监管。三鹿在我们眼皮子下面还会出问题,又凭什么相信那些居心叵测的资本呢。

7、此去经年

中国越是开放,这些问题就越多。现在回头看看,很多事情可能缺乏证据,又或者证据并不充分,但是如果本着谁得益最大,谁嫌疑最大的态度看,这个世界,处处是阴谋。

评论